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有关文件的安排部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努力打造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根有据、有滋有味的思政“金课”,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20世纪50年代设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1985年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11年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7个教学部。2017年,学院入选甘肃省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为指引,坚持“厚德博学、铸魂育人”院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教学能力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坚持服务甘肃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能力,努力推进学院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迈进。
主要工作成效
党建引领: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立了“党委直接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课堂,分别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8学时,其他学校班子成员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4学时。
学院现有教师党员82人,研究生党员54人。学院党委下设5个教师党支部、2个研究生党支部。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争先”创建评审中,1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党建“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以党建带团建,4个团支部获校级“活力团支部”称号。5人获得甘肃省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立项,研究生就业率达90%以上,重点群体就业率100%。
人才强院: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已经达到8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博士共41人(含在读)。形成了专兼结合、老中青结合、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稳定的师资力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有教师中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2人在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中获“教学骨干”荣誉称号,2人在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1人获批甘肃省“四个一批”理论专家,1人获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教学立院: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
学院思政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了“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学部主任—教师”四级教学管理体系,成立了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了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和教师互听制度,修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资料规范细则》,实行“备、讲、评、督、导、促”六环节教学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通过以上措施,学院马云霞副教授负责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获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解梅副教授负责的《中国近现代纲要》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团队成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青年教师王莉莉获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高瑛获第四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文科组一等奖,李婷、石蕾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学院近5年培养的硕士毕业生中,有21人考取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成果喜人。
学科强院:厚植思政学科沃土
学院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理论研究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着力在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学院2019年蝉联省级重点学科;2019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为学校7个进入前70%学科之一,在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次C-,在我省五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参评单位中位列第三。2023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位列全国158名,位次在50%内;在邱均平学科排名中,位列150位,全国排名41.9%。同时,我院饶旭鹏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我院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推进、持续发力。
科研兴院:突出高质量标志性学科成果
2019年至今,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院教师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6项,出版学术专著13部。学院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SCI、CSSCI期刊论文2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论文2篇;被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并采纳的咨询报告5篇,在《人民论坛》《光明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发表文章7篇;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特色亮点
引入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创新升级
学院在全省率先开通哔站视频账号(“兰理工饶老师”),截止2024年6月,共上传教学有关视频82个,累计播放量55.6万人次,粉丝3200余人。
推进“行走的思政课”转型升级
学院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思政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原五〇四厂)、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兰州战役纪念馆签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协议。除此之外,学院还每年组织师生开展红色之行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师“走基层”活动,先后赴玉门、民勤、东乡、哈达铺、腊子口、八步沙等地进行红色行实践研修活动和走基层活动。
届次化经典诵读坚定理想信念
学院从2017年开始每年秋季在学校银杏林公开举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活动,出版经典诵读感悟集《真理的力量》《信仰的魅力》《理论的丰碑》《前进的灯塔》《思想的光芒》《领航的旗帜》等7部。
“跨校大练兵”助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
学院连续三年举办了我省中青年思政课教师“跨校大练兵”教学比赛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受到省教工委、省教育厅及各兄弟高校高度评价,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甘肃卫视新闻、中国甘肃网及新甘肃等官方媒体报道。
帮扶服务高职院校协同发展
学院与甘肃省医学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高职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向对口帮扶单位传授教学经验做法,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